2017年2月15日

泥壺蜂 鍬形蟲的內湖焚化爐參觀感想

文:泥壺蜂 鍬形蟲

  星期五我們去內湖焚化爐參觀,我們一開始先看一個影片,讓我覺得焚化爐好酷喔!

  導覽員帶我們到七樓參觀,電梯門一打開很多人都快昏倒了,因為垃圾很臭,臭到不得了,我們還看到大夾子把垃圾夾起來送進焚化爐。

  後來我們去看焚化爐在燒垃圾的火,看完我們就走一小段的路,走到用寶特瓶做的房子,而且那個房子可以進去。


  希望大家不要再亂丟垃圾,要做好資源回收,因為這樣焚化爐就不用一直燒垃圾,一直排放二氧化碳。
                             




2017年2月14日

一月團集會,泥壺蜂花栗鼠的分享

文 :泥壺蜂 花栗鼠

   我在看行前通知的時候,在心裡偷偷的想著,這次的地點-「好楓戶」的名字聽起來好棒呀!

   果然!這次的活動非常的有趣。活動有:聽生態解說(黃爸比)、製作葉脈書籤和花。


   
   製作書籤的時候,有用到了三樣鹼性物質煮出來的水,其中一樣是氫氧化鈉。水煮好了後再葉子放進去,葉子變透明的時候,用噴槍噴一噴,葉脈就會跑出來了呦!最後把葉脈貼在小卡片上就完成了。我在小卡片上寫著:「好楓戶、好豐富」。
   

  這次的團集會,既新鮮,又有趣。我要感謝火鶴、五月瘋、黃爸比和育成會,他們讓團集會多采多姿啦!




炫蜂團 2017年一月團集會 圖/文:小百合

 
  圖/文: 細腰蜂 小百合

   一月團集會開始,就有一點點飄雨,所以大蜂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開始搭客廳帳。我們在這好大好大的客廳帳下面開始我們的始會式,我站的地方剛好是客廳帳的連接處,所以我有被水滴,頭好冷好不舒服喔!

    始會式完,黃爸爸帶我們去邊走山路邊認識植物,我看到了、認識了:腎蕨、台灣人蔘、龍葵。腎蕨是一種可以解渴的植物,只要把腎蕨整株連根拔起,看到一顆白白圓圓的東西,把它拍一拍就可以吃了!但我個人覺得很難吃。台灣人蔘是一種中藥,拔起來就會有濃濃的中藥味。龍葵的果實還沒有成熟是綠色的,成熟了就變成紫色的,成熟了就可以吃了!還有酢漿草也可以吃,整株都可以吃。連根拔起時,會看到一顆大大白白刺刺的東西,那不可以吃,下面像蘿蔔的才可以吃。

下午我們有做葉脈書籤和種子盆栽,不過我的種子盆栽還沒有發芽!下午點心是好吃的盆栽奶酪,好好吃喔! 一月團集會好好玩,希望下次還可以再去。











2017年2月6日

桃米坑同心橋 生態旅遊的觀察與省思 文與圖:烏頭翁

茅埔坑濕地同心橋  又稱為嚇一跳橋

        在南投埔里的桃米生態村茅埔坑濕地有一座同心橋。同心橋是利用類似蹺蹺板原理設計的(槓桿原理?),行人從一側上橋後,因為重量的關係,原本傾斜的橋面會沉降變平,但是另外一邊還是有將近一公尺的高低落差,要怎麼過去呢?這時如果只有一個人過橋的時候,腿伸長一點搆一下,可以順利將另一邊的橋面壓下來,等到橋面變平了,就可以順利過橋了。

        雖然,要踏出那一步,不免有點擔心,但只要穩穩地跨出去,就能體會那個經過設計的巧妙的平衡。隨著重心而改變的橋面,是不是讓人嚇一跳呢?所以這樣的橋,也有「嚇一跳橋」的稱號。

        如果一個人就能過橋,那為什麼要叫同心橋?  


        如果有兩個人呢?就能體會同心橋的奧妙之處了。一個人先過橋,控制住橋面後,接下來的人就能更順利平安過橋。不過橋的告示建議:一次最多只能兩個人通行!也就是說,等你過了橋,還是要協助下一個人也平安過橋。

        這樣的「同心橋模式」,我認為可以引申說是桃米生態村模式的縮影。當年社區在產官學界的觀念和經費協助下,觀念傳遞、資源調查、經營輔導之下,創造了桃米生態村災後重建的奇蹟。而桃米生態村珍貴的動植物資源,以及災後重建的感人故事,打動許多人的心,吸引遊客前來一日遊、兩日遊,甚至還有人選擇桃米Long stay,一住一整個星期。而當地民宿一家家開設後,有了更多來自國內外的個人、社區、機關行號慕名而來觀摩學習。

       當地店家說:「可以說是大地震,讓桃米改頭換面」。921大地震的經歷,幫助這個村莊,學會運用自然資源和社區營造的力量,結合了政府和企業的經費挹注,發展出過去無法想像的面貌。農民成為民宿經營者,同時也是生態的解說員。故鄉就有就業機會,年輕人也有了留在家鄉創業或是受雇的可能。

        遊客來了,觀光活動蓬勃發展了,桃米生態村的榮景會持續不斷嗎?當政府部門預算投入不再充裕的時候,而民眾對於大地震的歷史已經淡忘,當地生態在過度開發下,環境負荷加重,而漸漸失去生物多樣性的時候。桃米生態村的特色,還能持續吸引遊客上門嗎?

在森之屋民宿前面樹下織網的人面蜘蛛  經營者和房客有雅量包容這自然朋友  


       根據桃米社區生態旅遊服務中心網頁的物種調查的資料:原生植被有水生植物、濱溪植物,天然林次生林各種林木,及近百種的蕨類。蛙類23種、蜻蜓56種,蝴蝶151種、鳥類72種...。這些年來,隨著建設和開發,這些物種有沒有消長?

        桃米的生態價值,不會只在一間一間民宿裡獨立的生態池,或是所有權為私人所有的濕地。青蛙、螃蟹、蝴蝶的生態,不會只存在一個池塘、一小段溪流。桃米生態村是一整個互相影響的生態系。當一片片農田消失了,在森林和林下植物被砍罰殆盡後,生長其中的生物還在嗎?

        社區發展、生態環境永續和觀光活動能不能像「同心橋」一樣維持巧妙的平衡?還是有一天會失去平衡,而崩壞?就像木材構造的橋柱,如果沒有先做好防蟲防腐,最後有無可能因為腐朽而倒塌?


        多年來,我曾經在屏東、南投和台南等地住過多次民宿,這次在桃米生態村的經驗特別深刻。或許是對於生態認識加深了,也或許是生命的歷程和見聞多了,這次住宿在埔里森之屋民宿的時候,透過觀察和體驗,感受桃米生態村的過去和現在。也試著從現況去思考這個地方的未來。

        桃米生態村是921地震後,產官學攜手合作,經過社區營造和動植物資源調查後,發展出來的生態旅遊和社區營造模式,經過幾年的累積成為了各界觀摩取經的「典範」。 這個不到四百戶的村落,在18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目前有25到30家的民宿,而且可以預期還在持續增加當中,走在村落中,隨處可以看到開發整地的狀態。桃米生態村的發展是持續茁壯的典範,還是會逐漸邁向與其他風景區同質化的狀態?消費者選擇又能發揮甚麼樣的角色?


        青蛙對於水質變化很敏感。桃米生態村以青蛙、蝴蝶生態的豐富度為生態旅遊的發展重點。然而,這樣的特色,在數十家民宿和餐廳發展下,桃米生態村引以為傲的豐富生態還能維持多久?會不會變成只存在照片或是網室裡的生態?

        青蛙等兩棲類,以及在水生昆蟲,需要良好的水質,因此友善土地的耕種,有助於維護青蛙的生態。然而,建設、現代的耕作、餐廳和民宿的汙水,卻可能危害青蛙生態。有人在監控環境乘載量嗎?


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身為民宿的經營者、餐廳業者和當地的民眾可以怎麼做呢?

消費者選擇的力量:消費者願不願意選擇友善環境的業者?選擇自備盥洗用品,或是只提供天然洗滌用品(環保標章產品)的業者。您願不願意犧牲一點享受,選擇相對較低度開發的民宿或是露營地,拒絕到陡峭坡地開發的民宿或露營地?我們是否能多採購當地農民有機的農產品,讓更多友善土地耕作的作物可以賣到好價錢?

民宿業者的自主管理:業者願不願意投資設備,控制民生汙水的排放和產出量。願不願意選擇綠色標章的清洗清潔用品。針對自備盥洗用具的消費者是否能提供折扣?

這次住的民宿是森之屋,廖爸爸帶著孩子體驗挖老薑

廖爸爸平易近人,招呼著我們,推薦景點,解說桃米的生態。還帶著我們去查看水源地,認識當地世代飲用的潔淨水源。

心中跳出了「來去鄉下住一晚」的親切感。那是一個日本節目的名稱,民宿不就是應該有這樣的親切感嗎?
理想中的生態村應該是實踐「生態、生活和生命教育」的場域
森之屋廖爸爸和廖媽媽的小規模經營,看起來符合這樣的理想

廖爸爸分享他的故事,他一開始蓋的是自住的房子,後來因為子女長大就業,在街上購屋,在子女建議下,他們決定釋出房間經營民宿。

桃米是廖爸爸的故鄉,也是他在地震後重建家園的地方。他分享了森之屋的生態,分享他們生活和生命,而來自台灣各地的住客也陪伴了他們

筊白筍、百香果、香蕉、甘蔗和麻竹筍是觀察到的幾個主要作物
據說當地有推廣筊白筍的無毒栽種,實際狀況如何有待了解
這塊土地為私人產權的草湳濕地  當政府沒有租地之後,原有設施毀壞
草湳濕地因為遊客無法進入,看起來還是生物的庇護所,目視有小白鷺、紅冠水雞、花嘴鴨的鳥類棲息。
據說夏季還有賞螢的活動
目前在濕地周邊地勢較高的地方,有觀察到種植作物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