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

五股濕地的美妙相遇 文:滿天星 攝影官:暗光鳥 香杉 椪柑


         還沒來到五股濕地前,對五股的印象始終停留在有很多工廠、傢俱店和川流不息的車陣。直到3月份第一次初堪,才驚訝的發現在工廠林立的五股,竟有這麼一大片生態如此豐富的濕地,不論天上飛的鳥、地上一大片蘆葦叢、水邊爬的螃蟹、彈塗魚等各類生物,和一旁騎著腳踏車、散步的人都可以很和諧的並存,就像來到台北近郊的大公園散步稀鬆平常,感覺很美妙。



        為了規劃合適的活動,來了幾趟五股濕地,也許正逢春夏交際萬物欣欣向榮,許多原本還不起眼的”雜草”,像說好似地輪流冒出可愛的小花,每次來每次都有不同的驚喜。感謝另一半石斑魚每次陪著來一起蹲在路邊,找尋適當的植物做為尋寶的題目,還很阿莎力的接下草編研究的指派任務,原本不看好能有什麼成果,沒想到竟還給他有模有樣的的編出蚱蜢來了,好一陣子家中父子三人都埋首在草堆裏做草編,原本看似嚴肅的月召工作,竟意外創造了一些家庭樂趣。
 

         5月團集會在天候配合下順利展開,感謝貓薄荷很義氣的包下小蟻團下午的故事時間,其實事前我也在網站上看過五股濕地的歷史,說實在並沒有特別感受,反而聽了貓薄荷生動的描述,對這段歷史留下深刻的印象。事後聽著貓薄荷和我分享她的準備過程,看著她微溼的眼眶,我感受到她是帶著對這土地和親人的感情在說這段歷史,難怪故事特別的好聽。這五股濕地真的是有好多人的努力在這裏啊!



        每次團集會的進行都是靠著許多人的努力完成,擔任月召後感受更深刻,事前籌備靠著線上討論協調,到了活動當日大家就自動自發地分工合作,看著手上的流程一步步順利的進行,心中滿滿的感動,真的是很有行動力的團隊!在此也特別感謝團長薰衣草提供的活動意見和協助協調工作,讓我的月召工作順利完成!



         這五股濕地真是個特別的地方,坐在河口吹著風看著遠方的山,不時有螃蟹、彈塗魚探出頭來,看著天上群鷺飛揚,想像成千上萬的雁群應是何等壯觀不容錯過,期待8月盛夏來臨一定要再一次造訪五股濕地。


2016年6月19日

2016年度招生報名結果統計


各位報名2016年桃一親子團的家長,
桃一團新年度報名時間已經在2016年6月17日下午五點截止,
本年度報名結果統計如下:

2-1. 第一位孩子要參加的團別

小蟻團(2016年9月升大班至小二)3227.6%
炫蜂團(2016年9月升小三至小五)43.4%
奔鹿團(2016年9月將升小六至8年級)54.3%


2-3. 第二位孩子要參加的團別

小蟻團(2016年9月升大班至小二)56.3%
炫蜂團(2016年9月升小三至小五78.9%
奔鹿團(2016年9月升小六至8年級)22.5%
今年不參加(未達招生年齡)3645.6%

2-5. 第三位孩子要參加的團別

小蟻團(2016年9月升大班至小二)00%
炫蜂團(2016年9月升小三至小五)16.3%
奔鹿團(2016年9月升小六至8年級)16.3%
今年不參加(未達招生年齡)1487.5%


依據本年度招生簡章,預計招生名額如下:


小蟻團:我們預計邀請總共16位孩子加入小蟻團。

• 蟻一:2016年暑假過後升大班的孩子男生6人、女生5人。

• 蟻二:2016年暑假過後升小一的孩子男生1人、女生1人。

• 蟻三:2016年暑假過後升小二的孩子男生2人、女生1人。

炫蜂團:我們預計邀請總共3位孩子加入炫蜂團。

• 蜂三:2016年暑假過後升小五的孩子男生1人、女生2人。

奔鹿團:我們預計邀請總共5位孩子加入奔鹿團

• 鹿一:2016年暑假過後升六年級的孩子男生2人、女生3名

桃一親子團整理報名資料後將於2016年6月20日至22日以電子郵件和電話通知您出席說明會,請完成報名家庭準時參加說明會。參加說明會是桃一親子團錄取的必要條件,我們將透過說明會進行親子團理念,階段目標與分工方式。


荒野桃一親子團 複式團長烏頭翁

說明會及面談

在您報名之後,我們將預定於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上午9點(八點半報到),準時在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安排說明會,敬請被通知參加的家庭請務必將時間空下,參加說明會及面談,缺席者,視同放棄報名。說明會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您充分了解荒野親子團的運作和理念。我們將詳細向您說明我們的組織架構,分工方式及活動內容、引導方式……等,同時藉由面對面的對談,溝通瞭解彼此的想法與意見,請務必撥冗準時參加。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普光二街122巷10號(中山東路二段 普仁國小正後方)
電話:(03)283-0944、(03)283-0284












2016年6月5日

我們的荒野的孩子 長期陪伴ing 文 :烏頭翁


        我們陪伴過的育幼院孩子 ,當年年紀最小的大象, 現在已經小學三年級,看著孩子的笑臉覺得好熟悉,但當年孩子還是讀幼稚園中大班的小小孩,現在卻已經小學三年級,身體拉高了,帶著笑的小眼睛還是一模一樣。
          孩子們還記得好多夥伴的自然名 。小兔子、大象、貓咪、小狗都三年級了 。小太陽已經六年級 ,而換了好多自然名的大恐龍四年級了! 他們還記得我們曾帶他們去大自然 , 還記得我們帶他們去露營!這種感覺很奇妙,我們已經認識那麼多年了!


      這段時間荒野桃園分會夥伴, 還持續在育幼院進行單車長期陪伴,這兩年雖然只有少數國中和高年級孩子能參加。 但這一群當年最小的孩子們,卻還一直記得荒野曾經有一群大人,曾經帶他們出去大自然探索,我們曾一起去露營。


         傍晚四點多五點多 ,國高中孩子也陸續回來 了,有高二的白頭翁 、藍兔 。有讀國中的變色龍 、歐陽兄弟 、青剛櫟…還有長陪第一年的小綿羊 ,飛ㄚ飛第一年的三角龍 …噴水龍、噴火龍、水龍 ,還有很會唱歌的大海。
         孩子還在這裡 ,孩子還記得我們 ,我的心情卻有點複雜,好開心,又有點不捨 。




         教小兔子騎單車的時候 ,一眼就知道那單車太大了, 她很吃力踮著腳,還是重心不穩。那輛車寫著她名字的單車 , 她很堅強認真的想要學好 , 但車子對初學者來說 ,就是大了一點點 。

         幾次的練習過後 我知道她還需要一些時間 。 她的手還不夠大 ,連握煞車都有問題…我本來還信心滿滿說:今天要讓妳學會!但一次一次失敗,我都有一點想放棄了。我到旁邊喝水時,她還是搖搖晃晃的練習著 , 一連摔了好幾次。 她沒有哭 ,一次又一次堅強地站起來繼續練習!
         突然 ,她喊著我的自然名 :烏頭翁 ,我成功了 ,我從那邊騎到這邊了!我為她高興 ,也很開心,我在這裡 。其實....她只前進了幾公尺,手太小力氣不太夠....還不算學會騎單車。但是,她體會了一點騎單車的快樂了!那份滑行前進的律動....
         認識這小女孩五年半了 ,在長期陪伴過程中 ,我想過這樣的小小孩,會記得我們陪著她們到大自然嗎?這個疑問 ,在她們看到我時 ,叫著我們的自然名 ,我的疑惑解答了!

         孩子們是真的記得荒野 ,記得我們!雖然 ,因為上年度活動結束至今 ,我們已經六七個月沒有來育幼院了 ,孩子們卻還記著我們~~我們這群荒野家人!原來從2010年起播下的種子,牽起的緣分,握在手心的溫度一直持續著,一直溫暖著孩子的心!

    .....已經三年級的大象.....說.....還想玩以前玩過的空中翻觔斗.....我看了看他的體型....還好算是中等身材,我還可以....但那個用我的手臂吊單槓甩一甩....我就跳過了....這個收藏在記憶中就好了.....


         荒野桃園分會2010年執行協會的弱勢兒少長期陪伴計畫,這個計畫獲得緯創基金會的贊助。荒野桃園的志工夥伴們,從2010年到2013年,一直在藍迪育幼院陪伴孩子。2010年是荒野桃園分會執行長陪計畫第一年,陪伴的孩子主要介於三年級到國中一年級之間,當時有27個孩子。2011年起陪伴幼稚園到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我們將這個階段的服務,取了一個飛ㄚ飛團的暱稱,並邀請曾經參加過第一年計劃的孩子,進入團隊擔任小小志工。2013年長期陪伴計畫,創新型態辦理小團體大自然深度體驗,用露營的方式辦理活動,帶著孩子們自己烹煮餐點,儘量挑選小農生產的有機蔬食,和豆類製品。



         從2014年到2015年,夥伴在藍迪基金會(育幼院自己的基金會)支持下,持續陪伴青少年騎單車拜訪自然,這項單車社團計畫主要的目的是陪伴孩子們增強單車能力,幫助他們單車通學時騎乘更安全。這項單車社團計畫持續進行中,2016年7 月將展開新年度的計畫,陪伴國小五六年級和國中的孩子為主,為他們進入國中之前,培養體力和騎單車的興趣。



       2016年的單車長期陪伴計畫,將服務到荒野夥伴當年服務過,年紀最小的孩子們。他們已經有很多個進入國小五六年級,也有孩子將升上四年級。


2016年6月1日

黑冠麻鷺寶寶落難記 文:烏頭翁 攝影:大鳳蝶 朱槿



        有一天,校園中出現了一隻鳥,張著嘴巴,挺著尖嘴,像是拉滿的弓,弦上的箭,好像隨時會對靠近的兩隻腳動物猛啄。但它頭上稀疏的白色「頭髮」,看起來卻有些年紀的感覺(備註一)。
        

        有人說,這鳥好大,是一隻「大鳥」;有人說,這鳥好老,應該是隻「老鳥」。這隻鳥壓低身體走來走去,有時候鑽進灌木叢,有時又拉長脖子,好像在找甚麼,看起來很無助。

         散步運動的老爺爺發現了它,而傍晚到學校騎車的小朋友也注意到這隻奇怪的鳥:這鳥怎麼不飛了呢?

         小朋友跟著「大鳥」。大鳥走一步,小朋友也跟著走一步。大鳥停下來,小朋友也停下來。大鳥走著、小孩子跟著....小孩子跟著,大鳥又走著....。小朋友說:「這隻白頭髮的老爺爺鳥,好像在跟我玩「紅綠燈」啊!


        怪鳥出現在圖書館旁邊草皮,很快引起學生們的注意。有人說:「這不是大鳥,也不是老鳥,它是一隻還不會飛的小鳥啊!」

        「這種鳥很像是那種喜歡在草皮上玩『一二三木頭人』的黑冠麻鷺!鳥爸爸鳥媽媽最近在大樹上築巢呢!」有一個學生說。

         「是不是常常在草地上跟蚯蚓拔河的那種鳥啊?」站旁邊的同學說
 

         騎著單車經過的學生們擔心「小小鳥」在草地上和馬路上走來走去會被撞到;也擔心「看起來很老的小小鳥」會肚子餓,趕緊通報學校的駐衛警,抓起來移到安全的籠子裡。

    「抓到了!可是要抓到哪裡去呢?」校警說。

     「幼兒園的老師很關心生態,聽說是荒野保護協會的解說員,我們去找她們幫忙好了」中隊長說。

       大鳳蝶老師和朱槿老師商量了一下,她們想這麼大隻的鳥裝在透空的鐵籠子裡面,有可能受到驚嚇而受傷,趕快打電話給喜歡賞鳥的朋友討論。她們決定先幫大鳥換到紙箱子,給它一些水喝,再遮蔽光線,讓它安心一點。朱槿老師還為鳥寶寶找了幾隻蚯蚓,招待它補充一下體力,接著打電話給野鳥學會的救傷志工通報,看要怎麼幫助這隻落巢的「小黑冠麻鷺」。

         野鳥學會救傷志工透過電話,了解黑冠麻鷺的狀況:羽毛生長狀況、翅膀有沒有「一高一低」、有沒有明顯外傷?活動力怎麼樣?野鳥救傷志工陳老師說:「聽起來沒有受傷,活動力也還不錯,最好是直接放回巢裡!」


「野鳥學會救傷志工說,最好放回巢裡?」
「鳥巢大約有三四層樓高,樹幹又那麼細!怎麼可能放回去?」
「攀樹也沒辦法上去啊!有沒有升降機.....」三個荒野解說員午休時間聚在一起商量。

突然,鳥巢裡有動靜,巢裡的鳥拉長脖子,拍動翅膀。鳥媽媽站在旁邊的大樹,準備回來餵鳥寶寶了!餵完之後,又振翅飛到草地上。

「鳥媽媽又去草地覓食了!鳥會志工說要放回巢裡比較好,可是這巢的位置這麼高,放不回去啊!」

「不然,我們把鳥寶寶放到鳥媽媽附近,看她有甚麼反應!不知道會不會餵她!」


        鳥寶寶回到草地立刻壓低身子潛行,好像沒有看到鳥媽媽。而一旁的鳥媽媽似乎愣了一下,但又立刻專心找蚯蚓!


      鳥寶寶在草地上走著走著,突然看到了一棵樹,它停下腳步了。

      鳥寶寶在草地上走著走著,跳上一棵樹,觀察著這片陌生的草地。


鳥寶寶看到鳥媽媽完全沒有特別的反應,讓我們很意外,也逼著我們開始想該怎麼辦才好。
黑冠麻鷺寶寶的飛行能力顯然還不行,也沒有覓食的跡象,要讓它活下來,只有帶它回到巢樹,然後期待著鳥媽媽願意重新接納它。

跟在鳥寶寶後面,護送它回到出生的大樹下,心中不免有些疑惑:剛剛那隻成鳥真的是它的媽媽嗎?再次打電話跟救傷志工確認幼鳥的狀況,然後諮詢護送她回巢的方法。
   

救傷志工說,如果可以放回巢最好,如果不行就放到樹上。說來容易.....可是這樹好高啊!荒野志工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用箱子把鳥送到樹上。神奇的是鳥寶寶發揮求生的本能,不斷振翅往高處攀爬。在我們的鼓勵下,鳥寶寶移動了快兩公尺,但是卻卡住了!

「果然要用拖把啊!」烏頭翁連忙找來拖把,幫助黑冠麻鷺寶寶更上一層樓。鳥寶寶驚魂未定,站在拖把上休息,最後又往上爬了一點,總算達成預計的目標。

鳥寶寶回家了!雖然不知道接下來鳥媽媽會不會再接手餵食,但我們已經盡力了!祝福你順利長大!

備註一:黑冠麻鷺幼鳥只有在箱子裡時基於防衛本能,作勢要啄人。在草地上的時候,其實很低調害羞。




鳥類救傷觀念
野鳥落巢的原因:野鳥在春夏之交繁殖期,容易在大雨過後、颱風、修剪樹木或是食物不足等原因落巢。

落巢鳥類處理:落巢幼鳥,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協助它回到原來的巢,繼續由親鳥照顧。親鳥是照顧幼鳥最佳的方案,因此非必要,如巢樹遭到砍伐,絕對不要將雛鳥帶離現場。如果幼鳥羽毛已經長成,開始學飛,則可以將亞成鳥放到樹幹上。

傷病鳥類處理:如果鳥類出現翅膀不對稱垂落等現象,或是有明顯外傷,請電話聯繫野鳥救傷單位,請求協助。

注意:野鳥基於防衛的本能,會用啄的或是抓的方式保護自己,也會振翅企圖逃跑。因此移動時,請找布包裹。一方便保護自己免於被抓傷啄傷,另外也是避免傷鳥在掙扎時受傷。
心理建設鳥類落巢的原因很多,有可能因為食物來源不足,或是生病,天氣惡劣等。如果送它回家後仍然多次落巢,有可能是病弱遭到棄養。


鳥類救傷單位
                              桃園市政府農業局植物保護科 03-3329182
                              桃園市野鳥學會救傷專線   0978-103315

野鳥救傷相關資訊連結
繁殖季節請勿撿拾雛鳥

全國野鳥救傷資訊整理

台北鳥會:雛鳥救傷

台北鳥會整理的救傷站資料含救傷觀念(以台北新北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