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9日

2015年荒野親子團全國大露營-守護祕密花園 文:執行副總團長兼總召集人 松雀鷹/劉建隆

自備水壺也是愛護環境好的行動   攝影:暗光鳥
       荒野親子團創立於2001年3月10日,15年來均秉承原設計者藍鵲總團長的概念,主要內涵融合了生態、生活、生命等三生教育,依孩子年齡分別為小蟻團、炫蜂團、奔鹿團、翔鷹團及由家長組成的育成會。我們用親子共學之模式,邀請家長全程陪伴孩子們的成長;以自然環境為主要學習場域,啟發感官與心靈的覺知能力,學習理解人類與環境間之倫理關係,並以行動實踐關心環境與人文關懷技能,同時深化自己的生命價值與意義。歷來已受社會各界認同且發展蓬勃,目前已發展至65個分團約2500個家庭的規模。

        為凝聚全國各團間夥伴之情感交流、環境教育共識及向下紮根之共同目標,以及增進全體團員之情感交流、蘊含溫馨良善之團隊氣氛,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營造良好的共同學習環境。自2005年起,每兩年定期舉辦荒野親子團全國大露營,以活動主題帶動環境教育;2005年與2007年採全國集中辦理,2009年、2011年、2013年則以北中南分區辦理,。

簡單樸實的帳篷  體會露營的原始滋味  攝影:暗光鳥   
        2015年我們再次邀集全國親子團的伙伴們,共赴宜蘭武荖坑營地舉辦以「守護秘密花園」為主題的露營活動,一方面落實親子團關懷守護環境的核心價值,另一方面則是藉由跨區聚集的活動,營造情感的交流、以及相互觀摩對於環境教育的執行成果,也分享各團彼此溫馨良善的團隊氣氛。在兼顧不增加環境負擔、節能減碳、儲蓄碳排放的前提下,規劃全體搭乘鐵路運輸減少碳排放、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採用當地食材統一供膳、生態遊戲融入環境教育、無燈市集取代晚會、快閃創意提升孩子思考創新等,以多元多樣的活動方式,呈現大會活動的主題及意涵。

隨時隨地準備可以重複使用的餐具  愛護環境從生活做起

        今年,首次開辦鷹鹿環境行動論壇擴大孩子們的視野及國際觀,並訓練孩子的膽識、觀察力、組織分析及表達能力,期能成為全國性以至於世界性的青少年環境行動倡議論壇,也希望以此活動為基礎,引導親子團的孩子們建立「全球觀點、在的行動」的公民素養,逐步與世界接軌。

        專屬大人的「育成會交流活動」,包括有陪伴論壇,藉由參與聆聽,瞭解青少年孩子的想法與行動能力;邀聘專家講座,以親子關係、生物多樣性、關懷環境等多元議題,期與孩子們共同成長,另規劃設計創意市集模式,取代過去傳統晚會形式,創新大會活動概念。

四月22日世界地球日荒野親子團團員帶著守護棲地的真情小卡進總統府
        大會設計「小卡片傳真情」,由各團在團集會時,引導蜂蟻團的孩子,依自己的概念與方式製作一張小卡片致呈總統,希望能促使政府堅定守護生存環境的決心,這些卡片將於2015年4月22日地球日當天,由理事長及各親子團遴選之代表帶著去晉見總統,並傳達親子團共同的意念。再以「拼布納百福」象徵親子團團結融合,由各團發動孩子在自家報廢的舊床單或衣服上簽名、繪圖、祈願,以分團為單位各製作一份80公分見方之方塊布,在大露營前進行匯集組合,於活動當日呈現,用意在於共同表達友善環境的意志。

小蟻行動  為埤塘的原生植物清除銅錢草   攝影:暗光鳥
荒野桃園小蟻團為埤塘溼地的自然朋友愛與行動  攝影:暗光鳥
        人因夢想而偉大,我們深信孩子會有改變世界的能力。2015年荒野親子大露營只是一個夢想的起點,許多過去不曾做過的事,我們共同創新激盪出火花,一年多的研商、籌畫、場勘、協調、修訂,過程雖是辛苦、但卻也甘之如飴。以孩子為主體的荒野親子團,我們有著眾生平等、眾生共存、眾生共榮的夢想,期待大家攜手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並且一棒傳一棒、代代相傳,不斷地累積經驗及典範,讓這荒野大夢能夠美夢成真。

荒野桃園小蟻團移除外來種   攝影:暗光鳥
荒野親子團桃園團炫蜂團小蜂宣導守護埤塘濕地
小蜂獨角仙宣導請勿壞濕地
搶救地球請跟我們一起行動  我們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南一小蜂  彈塗魚的真情小卡
北一小蟻團  小汪守護環境的真情小卡

嘉一奔鹿團呼籲馬總統重視環境保護

荒野桃園奔鹿團小鹿牽牛花和白耳畫眉為藻礁生物代言

荒野親子團桃園炫蜂團小蜂宣導拒用一次性塑膠


2015年4月27日

細腰小蜂輪番上陣!!要告訴你埤塘的重要性 文:夏日 圖:夏日


細腰小蜂輪番上陣,要告訴你埤塘池塘的重要!

        幸運星頗有大哥態勢,在大家都不敢當第一個時,一肩扛起第一順位,成熟穩重的介紹,替其他小蜂們打了一劑強心針,驅使他們也勇敢的為自己的想法發聲。


        新蜂雙子星,原也有點怯場,但在一次次的演練中,越加穩定成熟,還會適時的替同伴註解,鼓吹著大家邁向更多的場次,甚至在吃完豆花後,還欲罷不能的想要繼續進行

        新蜂龍捲風,行動大海報畫得生動美麗且切題,尤其是醒目標語 "垃圾不要倒池塘 生態保育不打烊" 明確說出訴求,簡潔有力,雖然一開始不太敢開口,但在同伴們的一同協助下,也勇敢的越講越大聲


        細腰蜂小美女,榛果與小熊,此次雙姝攜手出擊,榛果的行動大海報線條分明清楚,明確表達,小熊再協助著上活潑的顏色,明確的點出重點及所要表達的內容處,並且兩位小美女在一次次的介紹中,都能適時的修改說詞,表現越來越成熟勇敢

        獨角仙的行動大海報讓人一眼就看出所要強調的,醒目的大怪手讓埤塘少了顏色,所以堅持不上色,就以線條明顯表達訴求;而且在這次的介紹中,已可勇敢的為自己的作品發聲,還記得三年前的石門減塑行動,害羞的獨角仙一直到最後還是不敢站出來說話勒,這次他明顯勇敢多了,也更有自信。

        每個小蜂的特質都不同,或顯或隱,但內心都是熱熱的,對我們的環境感覺熱熱的...真的,他們真的都好棒!!


烏頭翁心裡話:
感謝炫蜂團導引員精心規劃的活動,帶著小蜂們一起行動。相信當天與這群勇敢小蜂有這段美麗相遇的民眾,一定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勇氣和行動力了!
感謝夏日和百合的分享~~感謝紅豆精心籌備~~

桃一炫蜂籌備團時,導引員團隊也為孩子們也安排了一個減塑宣導活動,我們經過幾個月團集會醞釀,經過當天的準備和練習,我們到石門山愛與行動。

兩年多來的成長,當年的弟弟妹妹,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成為小蜂弟弟妹妹愛與行動的示範~~~為孩子們的勇氣喝采!!為孩子們的行動力感到驕傲!!




2015年4月23日

牽罟,不止牽罟而已 文:李偉文2008/05/16 6:17


         這個星期六星期天,AB寶要隨著荒野保護協會炫蜂台北第三團的活動到宜蘭,這二個月我看到身為父母親的伙伴們不斷在網路上傳遞著活動規劃的討論過程,其中原本安排了一項牽罟的海岸生態與人文體驗活動,炫蜂四團創團團長啄木鳥李元瑞(我大學的同班同學以及共同住了五年的室友)寫了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附在後面供大家參考。

  牽罟是早期台灣住在海邊民眾的生活補貼,應該算是一種簡易補魚的方法,但是這些年因為海岸漁群幾乎絕跡,牽罟早已式微,但是在鄉土教學及自然活動興起之後,卻又轉型以活動的方式出現。

  這些年我參加過幾次牽罟的活動,就發現到即便不以經濟漁獲為考量,單以活動的樂趣而言,牽罟所得的魚,居然以個位數來算,(而每次主辦單位需付給船家漁民的費用至少也五、六千元以上吧!)

  或許因為如此,為了活動效果牽罟所用的魚網就愈來愈細,以致於炫蜂三團的伙伴在實地探勘之後,發現這麼細的網連仔魚(魩仔魚)都一併捕捉,簡直是竭澤而漁,擔心這是錯誤的生態教育示範,就決定放棄了明天的牽罟活動。

  的確,我們在帶領孩子接近大自然時,一定要注意到我們所做的是否與我們所說的相反,更要注意到台灣環境的敏感性,不要讓大自然在我們不經意下反而有更大的傷害。



(啄木鳥所寫) 親愛的炫蜂伙伴們好:
        最近看見大家在網路上認真又熱烈的討論有關5月中要到宜蘭牽罟所碰到的一些狀況,在此就我這十幾年來住在漁村所知道的,跟大夥分享一二。

        我想大家都已經了解「牽罟」是一項古老的捕漁方法。相對於現代科技運用人造衛星遙測大海中魚群的走向,然後自動的將漁船導航至該漁場,予取予求的想捕多少就捕多少(聽一位捕魚的船長說:你想捕什麼魚都可在出航前事先設定好呢!)來說,先民的這種捕法在我看來是「斯文」多了,對魚兒來說也「公平」多了。

         多年前史帝芬史匹柏所執導的一部賣座電影「侏羅紀公園」裡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經典台詞:「Life finds its way.」。的確,生命會為自己找到出路。在過去那個生活資源不是很充足的年代裡,人們自然就會有求生的方法。以我的老家(石門鄉老梅村,著名的富基漁港就在旁邊)為例,在過去沒有先進的設備之下,漁民出海捕漁的風險是很高的,捕不到魚是小事,常常連人帶船都給魚捕走了,只留下一家孤兒寡母(父、兄都上船了)相依為命,生活非常的辛苦。況且,整個漁村也不是每家都買得起漁船,於是「牽罟」這種小額經濟便應運而生。

        村裡面比較有錢一點的人會當「罟主」出資買棉繩,其他人則合力幫忙編魚網、並用特殊染料染魚網(我忘了是哪一種樹的汁液之類的)來強化魚網。通常當天氣還冷的時候,大、小魚都不靠岸。直到大約農曆3月23媽祖誕辰過後天氣回暖,小型魚會率先靠岸覓食。這時有經驗的「罟主」會看潮水的流向及魚群的走向,登高一呼吆喝大夥出來幫忙(也許是清晨,也許是晚上,端看流水的方向及漁訊出現在何時。回鄉開業的這十幾年來,我所參與了的兩次都是在晚上十點下門診之後)。下海佈網的工作多半由「罟主」來擔任,而「牽罟」則要靠大家齊力幫忙,才能將網到的漁獲拉上岸。由於罟網的結構是網身粗孔、網底較細(為此,我還特地回老家向老爸及一些老村民求證過,據他們的說法,近岸的魚不大,若網孔太大根本牽不到幾條魚),拉上來的魚種當然有大有小、五花十色。依照慣例「罟主」會先撈起他要的高經濟魚種,而剩下來所謂的雜魚便由所有參與牽罟的村民們分享帶回,溫飽一家。

       千古以來,牽罟的方法沒有多大的改變,但是牽罟的意義與目的就值得玩味了。

       早期漁村中生活困苦,會參與牽罟的多半不是身強力壯、有謀生能力的年輕人,反而是前述的那些很難過生活的孤兒寡母,因此能有機會參與牽罟,即便是「罟主」撈剩下來的「雜魚」,都可能是一家人必需依賴好一陣子的蛋白質來源呢!珍惜都來不及哪還有可能丟棄呢?能吃的吃掉,不能吃的煮成魚湯、製成魚露沾青菜配飯,或曬成魚乾以保存,連不能吃的河豚也可以做成標本拿到風景區去賣,完全充份利用資源,一點也不浪費。反觀現在很夯的漁村生態旅遊,如果只是滿足一般遊客的好奇心,湊湊熱鬧的體驗「牽罟」的樂趣,而沒有將這種先民生活型態背後真正的精髓與感情引導給參與者的話,那是不折不扣的在「消費大自然」,並不值得鼓勵與推廣。但是如果事前有引導、事後能分享與探討,甚至能引起高度質疑這樣的捕法在這個時代合不合時宜,都是有價值的「必要之惡」。

        每個時代有那個時代的生活背景,在需要「牽罟」的地方,住著的一定是物資貧脊、生活困苦的老百姓,當溫飽已成奢侈的時候,求生是唯一的目標。還好那時的河川還算乾淨,污染不很嚴重,因此雖然偶爾會捕上一些小魚苗,但是在「吃多少、捕多少」的情況下卻還不至於到達「竭澤而漁」的地步。反觀現在,河川污染,破壞了海洋魚類的生存環境,一旦棲地遭到破壞,大、小魚類都活不下去了,才會造成近年來的「牽罟」活動幾乎都牽不到什麼魚的下場。站在宏觀的生態角度來看,我們更應該引導民眾(或是大小蜂、蟻),表面上看起來,「牽罟」撈起小魚(苗),破壞生態,但是其實環境的污染、棲地的破壞千百倍於捕食所造成的傷害,否則從古至今都有人在「牽罟」,為何到了我們這一代才發生捕不到魚的事情呢?海裡面的鯨魚一張口,吞進去的可能就是好幾袋我們「牽罟」所捕上來的小魚苗呢!

        論語」裡面孔子所主張「數罟(細網子)不入汙池(深潭),魚鱉不可勝食也(將會有吃不完的魚產)」的原則在任何年代絕對都是放諸四海皆準之的,而體驗先民生活不易所衍生出來的謀生方式──「牽罟」也是給下一代「感恩惜福」很好的生活教育與對照。二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則端視活動帶領者如何的引導,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換個角度看,如果能以很虔誠、恭敬的心情解剖青蛙(甚至是大體),從而對生命的奧秘有了深刻的了解,並對大家做成貢獻的話,我想這是值得的;一樣的犧牲,如果變成是濫捕、毒害,那麼即便是一兩隻都是不應該的。因此「態度決定一切」、「引導才是關鍵」,要帶領團體從事「牽罟」的活動,事前的引導和事後的分享與探討絕不可少。

        很高興見到大家在籌備這次的「牽罟」活動中,都能站在高處看到了一些關鍵的核心問題,既然已看到了「危機」,我想各團的領導人都有這個智慧化危機為轉機,藉由這樣的活動來激發大家的討論與省思不也是一種機會教育嗎?相信只要做好相關的配套措施,大家儘可不必因噎廢食。

         既然討論到「牽罟」,我想最近各團都嘗試過的類似活動中,具爭議的還有諸如「溯溪」、「爬樹」等,也都應秉持這樣的信念,小心操作為是。

        其實早在宜蘭企鵝團長好意邀我們參加這次的「牽罟」聯團活動時,我們已針對「牽罟」一事檢討與沙推過,我們對提供活動的單位有以下的配套建議:

     1.  牽罟」活動要定時、定量管制,不可率性為之,以供魚群休養生息。
     2.  要參加「牽罟」的民眾必須接受事前講習,以了解這項活動的時代意義。
     3. 「牽罟」完畢,所有的魚獲最好都現場吃完,吃不完的打包帶回,不可丟棄。如果不確定你敢吃牠,就不要抓牠。
     4.      …..(還有很多可以留待活動後分享與檢討)
    小時候常從父親口中知道早期漁村有「牽罟」這項生活方式及其背後所蘊含的濃濃的人情味時,心中著實的感動。在那個社會裡,凡是參與拉索牽罟的人,不論出多少力最後都可以分到一些魚,所謂的「靠索有份」,人與人之間相互幫忙、相互照料的高尚情操在「罟主」的肚量和那些需要幫助的孤兒寡母身上充份流露。

        隨著時空的演替,「牽罟」這項活動也許已不再具有時代意義與正當性,但是處於生態浩劫的今日,藉由「牽罟」漁獲量的減少,如果能給下一代(甚至是這一代)的一個當頭棒喝的省思機會,小魚苗的犧牲若能喚起大家對生態環境的重視,我想,是值得的。      
                                                                                                                                                    啄木鳥

(酢漿草所寫)  是不是在荒野或炫蜂團的人, 都是這麼好的表達能力.  酢漿草真的是見識到了也萬分佩服.  句句深入我心啊!   曾經也打了落落長的mail, 總覺意思交代不清而作罷.  做不做牽罟, 都樂觀其成. 選擇不同罷了.  唯一相信的是藉由炫蜂團來完成牽罟是比自家參與各地農漁會所辦的活動來得有願景. 正如花栗鼠所說, 我們是荒野的團體, 帶給小蜂,小蟻的觀點自是與一般遊客不同.
        最近不斷思考的是, 台灣四面環海又是暖亞溫帶交界處, 東岸黑潮環流, 自古以來天時地利的豐富多樣的海洋魚產哪裡去了? 聽到漁民喋血事件, 或為了生計,以簡陋漁船設備出海, 而漂流海上數天.... 我們國家的漁業政策又在哪裡?
  
         但上網看了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的資料後, 更是難過. 関於" 牽罟:是定義在休閒漁業, 而非漁業文化項下. 而其精神更非啄木鳥之在地人所思及的那般深刻.  歸類和海釣, 水上摩拖, 拖曳傘等海邊活動一樣.   這就是最高漁業主政者主導之下的牽罟文化.  短期近視的消費先民智慧及賺取觀光收益,  如同其他客家或原住民文化一樣。

 貼上漁業署的資料供參考
        現在休閒漁業除靜態的觀賞外,實際參與活動為一新趨勢,除新鮮、刺激外,更可對漁業有深一層的認識,尤其是一般民資缺乏對漁業活動實際體驗的今日,應有熱烈的參與感。到底有那些漁業體驗活動!讓我們慢慢為您介紹。
地曳網(俗稱牽罟)
        是一種利用潮水漲退的捕魚方法,於漲潮時用漁筏將漁網帶到海中投放,退潮時魚群陷落於網內,再由岸邊約四十人的「罟腳」合力拖牽網罟而得名。這種牽罟之樂,實為鍛鍊體能、開拓胸懷的最佳活動。牽罟活動於風浪不大的沙灘均可實行,目前本省供民眾活動的地點有屏東縣枋山、南灣、宜蘭縣頭城及澎湖蒔里、山水、望安等地。      
                                                                                                                                                    酢漿草


2015年4月13日

感謝眼鏡熊 一路陪伴桃園團的貴人和家人~~眼鏡熊校長 文:烏頭翁 攝影:暗光鳥 烏頭翁


        荒野親子團桃園團,打從2013年炫蜂團籌備,奔鹿啟動、小蟻邁開第一步,到2014年三團一會達成,這一路走來桃園團有多久,眼鏡熊校長的陪伴就有多久。而荒野夥伴的無私的愛,有多深,心胸有多寬廣,眼鏡熊正是最好的典範。

        2012年底眼鏡熊校長,與蝦米在桃園團正式籌備發起之前,已經開始為我們解惑,提供桃園團最好的支援與協助。這一路走來,眼鏡熊校長溫和的導引和陪伴,幫助桃園團穩健踏出每一步。

眼鏡熊校長,擔任桃園團複式團團長,為家長說明育成會分工,和支援的基本概念,鼓動家長熱情,成為導引員團隊的後盾,也醞釀下個階段服務的能量。
眼鏡熊校長,蝦米萍蓬草,出席桃園團小蟻籌備團招生說明會,分享他剛加入親子團時心情,到決定全力投入服務的心歷路程。
複式團長眼鏡熊校長,在團務會議上,制定三團一會年度目標,導引夥伴思考桃園團整體發展最大利益,一起在荒野學習成長。
即知即行,身先士卒
愛、信任和支持  用心陪伴  
團務會議和團集會,複式團長眼鏡熊經常是第一個到達會場,還帶來好吃的蛋糕和水果

感謝眼鏡熊校長的陪伴,桃園團一家人感謝您,有您真好

       烏頭翁眼鏡熊校長第一次見面,是2012年底,那是桃園團準備發動籌備之前的兩個月。那時候桃園團籌備總召芊桐夥伴,已經透過電子郵件往返,多次請教過眼鏡熊校長。當桃園分會夥伴想要多了解一些荒野親子團的宗旨和目標的時候,蝦米眼鏡熊專程從台北到桃園為夥伴說明,為桃園分會的家長解答疑惑,加油打氣。

         還記得那時候,我們連蝦米眼鏡熊的自然名都記不清楚,就已經接收到蝦米眼鏡熊耐心細心的回答。在蝦米眼鏡熊協助下,桃園團順利完成桃一炫招生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從那個時候到現在,桃園團每一步,都有眼鏡熊校長導引夥伴省思,看清楚方向。

        眼鏡熊校長傳遞一個觀念我印象深刻!他談到親子團分工的時候,提到了正確盤點工作的重要性。他提醒我們,盡可能檢視團集會籌備,前中後各項工作,然後根據人力的狀況,讓親子團的每一個夥伴一起分擔。熱心與熱情是荒野大家庭和親子團凝聚成長的重要力量,但是也要經驗傳承,與團隊一起成長。

         對於團務運作和伙伴協力方面,眼鏡熊校長強調不要忘記荒野親子團的初衷,在荒野的宗旨下,儘量注意儉樸與環保設計團集會,帶著蜂蟻鹿孩子們,以及育成會大人接近大自然。而他也提醒我們,荒野親子團是一個「有機體」,在桃園團的人力、和伙伴專長條件下,共識出最合適的運作模式。

        在眼鏡熊校長陪伴幾個月後,我才知道原來他是荒野北區親子團副總團長;又過了幾個月我才知道原來他曾經是炫蜂團導引員基訓北十基校長;隔了好久,我才知道他在軍中服務的時候,是很優秀的軍官和幕僚....。


         眼鏡熊校長,很重視基訓的探視,雖然考量車程沒有特別動員,但是他多次帶著蛋糕烤鴨到基訓探視夥伴,帶給夥伴鼓勵和打氣。而很多次團務會議,他總是為我們準備了水果或是蛋糕,陪伴我們成長,也照顧我們的胃。

         桃園團虛歲三歲,實歲也有兩歲半了!非常感謝眼鏡熊這一路來耐心的陪伴和等待,與桃園團一起穩健探索荒野桃花源。在四月12日眼鏡熊校長生日這一天,謹以此文謝謝桃園團的貴人和最好的家人!謝謝您,有您真好!
         
         最後,分享眼鏡熊校長在電子郵件中經常在信末勉勵的文字,他就是最佳代言人。

喜歡付出福報就越來越多
喜歡感恩順利就越來越多
喜歡助人貴人就越來越多
喜歡知足快樂就越來越多
喜歡分享朋友就越來越多




2015年4月7日

發現斑腿樹蛙卵塊 文:烏頭翁


時間:2015.4.4
地點:桃園市大園區海豐坡菜園
發現人:信天翁、烏頭翁
環境描述:菜園和休耕農田的大型藍色水桶,旁邊有水溝和灌溉水圳
發現與物種判斷:黃色卵泡,大小約9至10公分。初步研判可能是入侵外來種斑腿樹蛙的卵塊。
專家諮詢經聯繫東華大學楊懿如教授,提供照片判讀,初步研判為斑腿樹蛙卵塊,如果有成蛙照片,能進一步確認。大園平地沒有會產下類似的卵塊的青蛙,因此建議將卵塊移除
就地掩埋。

處理時間:2015.4.11
狀態
:已孵化,發現蝌蚪
處理方式
:將卵泡和部分蝌蚪移除後續:將桶子內的蝌蚪移除


近似種白頷樹蛙

        最近幾年台灣西部出現外來種斑腿樹蛙,桃園龜山八德蘆竹等地也都有發現的紀錄。清明假期我和信天翁回大園老家菜園幫忙,信天翁在大水桶發現了這個卵泡(塊)。雖然還沒有孵化,也沒有發現成蛙,但是從大小、顏色和地域分析,這個卵塊應該就是外來種"斑腿樹蛙"。

        雖然,從目前為止的研究資料,斑腿樹蛙主要在台灣西部平原擴散,但是沒有人敢斷定,它不會往丘陵或是淺山地區,也就是白頷樹蛙的棲地擴散。請夥伴協助監測"斑腿樹蛙",平原地區的菜園,有大水桶的地方都有機會發現。

        斑腿樹蛙原產於東南亞和大陸東南一帶,有可能隨著水生植物進入台灣。目前大多在台灣西部平原的菜園的大型水桶發現,尤其是附近缺乏水源的情況下,更容易在水桶中找到。

       外來種引進國內,常常從一些不起眼的疏忽開始,在外來種慢慢擴大族群之後,又沒有天敵之下,往往與近似種競爭棲地,或是危害其他動植物。


斑腿樹蛙的介紹
學名:Polypedates megacephalus
特徵:中大型蛙類 (♂4-6㎝、♀5-8㎝),背部黃褐色,多具「X、Y」花紋,大腿及股部內側有細碎白色斑點。
分布:原產於華南地區、香港、中南半島;目前散佈於台灣西部低海拔平地及丘陵。
繁殖:繁殖季以四月∼九月為主,雄蛙聚集在水域周圍鳴叫吸引雌蛙,配對後將卵泡產於沿岸或周圍樹上,卵泡可保持內部卵粒濕 潤 ,每窩卵泡約300-800顆卵。於開墾地中,偏好有遮蔭的水池、蓄水桶進行繁殖。(資料來源:宣導摺頁連結林務局斑腿樹蛙宣導摺頁)

斑腿樹蛙的危害
根據調查,斑腿樹蛙對原生蛙類與生物多樣性,尚無明顯且直接的危害。
但由於斑腿樹蛙會隨著水生植物、園藝植栽、農產運送,水域溢流等方式,迅速擴散到其他地方;其次,台灣低海拔的樹棲型蛙類因低海拔原始林的開發而數量驟減,剩下多是底棲型與水棲型蛙類,使得斑腿樹蛙在空間資源上幾乎沒有競爭對手,族群量迅速增加,成為優勢物種。如此「急遽繁衍、快速擴張」的外來種,需立即以人為方式進行管理、控制,以免數
量擴大產生始料未及的影響,而屆時即便花再多人力、金錢,將難以控制族群擴散。
 (資料來源:宣導摺頁連結林務局斑腿樹蛙宣導摺頁)

杜絕斑腿樹蛙,我能做什麼?
 1. 購買水生植物、園藝植栽或運送農產 品時,確實清除卵泡、蝌蚪、成幼蛙 ,不攜帶任何一種蛙類。
2. 觀察住家周圍是否有斑腿樹蛙出沒, 特別注意濕地、水池、菜園、竹林等環境。
3. 發現斑腿樹蛙出沒時,立即通報,並協助參與 移除工作。
4. 將外來種斑腿樹蛙的資訊分享給親朋好友,共 同防堵外來入侵生物,維護生物多樣性。

林務局通報專線:(02)2341-1960   (資料來源:宣導摺頁連結林務局斑腿樹蛙宣導摺頁)

2015年4月3日

桃一鹿就是未來在等待的人 文 fish


親愛的小鹿大鹿們你們好嗎
常常在FB看到大家在桃一鹿玩得很開心,玩的有希望,玩得很有未來,真的是很棒。但棒在哪裡呢?


回頭看看自己炫蜂的照片,有沒有覺得自己真的長大許多,不但臉變了,氣質也變了,原本由導引員全盤設計的階段進階到由小鹿一起參與的階段,其實,這些也不是最棒的,本來長大就應該有這些能力,不是嗎?
我想很多的大鹿都跟fish一樣,當我們還是國中階段的年紀的時候,唯一的能力跟工作,可能就是念書,家裡的大人也不會去管說要讓我們去參加啥麼夏令營、培養自然觀察能力、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培養國際觀的視野、培養對人與土地的關懷,這些名詞都是高中大學以後才會有的事。因為這些東西不能賺錢、不能過活,所以當初父母也不重視
fish看到桃一鹿在藻礁跟路人宣導愛護地球的重要性、在五犬玩無具野炊、去桃園擺攤、學習電腦軟體、作餅乾籌款畢業旅行、去清埤塘、去爬白石山艾草說要教大家寫程式、準備大露營的發表….即使是很有歷史的桃園縣石門童軍團都沒法這麼多元。



棒的不是大家學會了這些能力,棒的是太陽跟導引員們跟大家一起創造了這個難得的互相學習環境,大家能在這個年紀見識這麼多,其實是很難得的對於未來的挑戰,就會多具一份信心。

大家都知道現在生活的挑戰愈來愈嚴峻,很多公司都不景氣而倒閉,那到底國中階段的我們該培養的是啥麼能力呢?未來需要啥麼能力的人呢?其實桃一鹿就已經慢慢再培養大家具備未來能力跟敏感度了。只有孝順、有誠信見識廣、EQ高、能為別人及土地關懷、並進一步提出自我見解的人,才是未來再等待的人。
fish國中成績還可以,高中念的是台中一中(跟艾草一樣),但fish並不快樂。因為全班43個人,fish總跟不上人家(可能就是艾草)學習進度。我看到成績好的同學下課在打籃球,晚上在宿舍玩橋牌玩到關燈,也不用補習,大學聯考不是台大就是清大。後來fish發現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很會玩、很會念書、很會交朋友,交朋友能讓她們見多識廣。現在的工作也都還不錯,對家人很關心,過的開心

講到這邊,依你們的年紀,應該多少有點領悟fish想要跟你們說的意念吧。自己需要啥麼能力?要在桃一鹿怎麼玩?你們就是未來在等待的人喔。大鹿們也要保持初衷,讓孩子有機會成為改變世界的人

3月29日團集會小蟻團圖文創作合輯

白海豚的圖文分享

鯨鯊的圖文分享

小小蟻momo的投稿